全国服务热线 13469626293
公司新闻

午睡可能与身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!午睡达到这个量,身体更健康

发布时间: 2025-02-05 10:38 更新时间: 2025-02-05 10:38

看似惬意、慵懒的午睡,竟可能与身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日前一项刊发在《肥胖》期刊的研究显示,午睡习惯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影响肥胖风险及减肥效果。

图片

健康时报 王楠/摄
经常午睡或与肥胖风险低有关?

2024年12月发表在《肥胖》期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午睡习惯、遗传因素和肥胖风险之间的关系。研究选取了当地1278名超重或肥胖的参与者,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午睡习惯,并结合睡眠模式、饮食习惯和运动情况,构建了一个名为“午睡多基因评分”(Siesta-PGS)的系统来评估个体的遗传倾向。

研究将午睡习惯分为:

(1)从不/罕见午睡:每周从不或1-2次午睡;

(2)有时/通常午睡:每周3-6次午睡;

(3)总是午睡:一周7天都午睡。调查中,约42.4%的参与者有规律性的午睡习惯,平均每周4次左右,其中约13.2%的人几乎每天都午睡。大多数人午睡的目的是放松,缓解上午工作的疲劳。

图片

《午睡行为和遗传相互作用影响肥胖风险》研究截图。任璇编译

研究显示,有午睡遗传倾向的人,会更多选择午睡。在研究中体现为:较高的“午睡多基因评分”得分与更高的午睡频率之间有显著关联。尽管总体上“午睡多基因评分”并未直接与肥胖有明确联系,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,例如,在有午睡高遗传倾向的人群中,常午睡者的肥胖几率比不午睡者低60%,也更容易实现减肥目标。不过,在午睡遗传倾向低的人群中就没有这样的发现。这提示午睡习惯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影响肥胖风险及减肥效果。①

午睡达到这个量,

相当于大脑重启

有人午睡起来感觉神清气爽,有人却浑浑噩噩。那么,到底怎么睡、睡多久合适呢?2024年11月刊发在《科学》期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浅睡眠(午睡)对大脑神经机制的影响,仅仅30分钟的短暂睡眠,就可以帮助大脑“重启”,提高认知表现。②③这或许能解释,为什么午间小睡一会儿,让你感觉脑子转得快了。研究使用了猕猴作为实验对象,因为它们的视觉和认知功能与人类相似,能够很好地模拟人类的睡眠模式。结果发现,30分钟的浅睡眠促使大脑局部突触连接重新调整,形成非对称性抑制机制,帮助大脑“重启”,优化信息处理。

图片

研究截图可见,午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休息,它也是大脑“自我优化”的时刻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太过时长的午睡,反而增加疾病风险。2023年4月《肥胖》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,佳的午睡时长为30分钟以内。与不午睡的人相比,午睡超过30分钟的人,高体重指数(BMI)、代谢综合征风险反而增加41%。④

医生提醒:3类人少午睡

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潘静2024年在该院公众号刊文提醒,午睡也不是说人人睡了都有好处,有这三类人建议减少午睡甚至不要午睡。1.经常失眠的人这类人通常没有良好、规律的睡眠习惯, 长期失眠的人如果午睡,很可能会加重夜间失眠的情况。长此以往,因失眠而致的睡眠不足,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,日夜颠倒, 恶性循环。在调整睡眠习惯时建议不要午睡,如已有午休习惯,好不要超过20分钟。2.有低血压的人这类人因血液流动较慢,新陈代谢偏缓,容易疲乏、精神萎靡、无力。午睡可引起平均5毫米汞柱的血压降幅。如果低血压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下午睡,还会出现血压更低。建议饭后不要直接躺下,练练瑜伽或冥想打坐后再小睡,可使血液循环流动加快。

图片

周明星/摄3.年纪大且胖的人上了年纪的人、肥胖人群本就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,午睡时,人体的心率、血压等会波动,因此对他们来说,发生脑中风和心脏病的风险会增高。⑤有良好的午睡习惯固然不错,但如果没有,只要白天不觉得困倦、疲劳,身体也无不适症状,那么不睡也完全可以。



联系方式

  • 地址:上海市黄浦区盛泽路8号
  • 邮编:201700
  • 电话:13917047897
  • 联系人:大会组委会
  • 手机:13469626293
  • Email:herbstone@126.com
产品分类